11月4日,鎮江檢驗檢疫局宣布,該局檢驗檢疫人員在對一艘來自法國的40500噸大麥實施表層檢驗檢疫時,發現大麥中夾帶有油菜籽。檢疫人員隨即對油菜籽進行了送樣檢測,并*終從中檢測出油菜莖基潰瘍病菌,這是鎮江口岸再次截獲該病菌。
“這批大麥從法國來,而法國屬于油菜莖基潰瘍病疫區,所以發現夾帶的油菜籽之后,我們十分謹慎,立刻將油菜籽送樣至江蘇檢驗檢疫局動植食中心,做針對性莖基潰瘍病檢測。”鎮江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人員介紹說,“大麥中夾帶油菜籽并*終檢測出該病菌的案例很多,今年江蘇口岸就發生了兩次,4月江陰口岸從來自加拿大大麥夾帶的油菜籽中截獲了該病菌,6月連云港口岸對來自澳大利亞大麥夾帶的油菜籽中也均截獲過該病菌,國內其他口岸如舟山口岸曾經也發生過。”
據介紹,油菜莖基潰瘍病菌是一種引起油菜莖基部發病的強致病力**,它引起的油菜莖潰瘍病是油菜主要致病之一,能導致整個植株的壞死。除此之外,該病菌還可導致白菜、甘藍、芥藍等30余種十字花科植物莖基潰瘍、倒伏和死亡,在北美、法國、澳大利亞等地區分布廣泛,每年在世界范圍內能造成約9億美元的損失。中國目前尚無該病菌的分布報道,該病害一旦傳入,將嚴重危害我國油菜等產業。
鎮江檢驗檢疫局及時要求進口企業將卸下的大麥定點堆放、定點加工,并對卸貨和發運過程中下腳料、殘渣等進行嚴格的銷毀處理;對卸貨、儲存和發運全過程進行監管,并做好相關記錄;同時聯系指運地湖南、江西和重慶檢驗檢疫局,協同做好該批大麥的后續監管工作,嚴格防范疫情逃逸擴散。